这是11月6日在第十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拍摄的管道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记者获悉,多地相继出台机器人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规划发展目标,并围绕提升基础创新能力、加快“机器人+”创新示范✅应用、推动经营主体加速集聚等方面细化举措,加快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近日,杭州发布《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9年)》。重庆、南京、四川天府新区等地也相继发布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立足各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和优势,推进机器人产业进一步发展。
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高超表示,“十五五”时期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将增长至4000亿元✅左右。其中,工业机器人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到2030年增长至1052.6亿元;人形机器人将打通商业逻辑,产业发展将由资源拉动逐步转为市场驱动,预计到2030年产业规模增长至861亿元。
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等也成为多方发力布局重点。
不久前,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升级为“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该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向记者表示,目前创新中心正围绕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多能具身智能体平台“开物”加速技术突破,已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分别成立联合实验室,在情感智能、工业机器人、电子皮肤、电子芯片等多个前沿方向发力探✅索。
与此同时,不少✅地方纷纷拿出“真金白银”的支持举措,推动经营主体加速集聚,产业加速创新发展。例如,四川天府新区提出“支持研发核心算法”“支持行业大模型研发应用”等多项举措,直管区依法经营依法纳税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制企业及用户企业单个项目,最高可补贴1000万元;重庆鼓励重庆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牵头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
政策、市场双轮驱动,也为机器人相关企业进一步打开发展空间。杭州云深处科技市场品牌经理钱晓宇介绍,旗下X系列四足机器人已在电站、工厂、管廊巡检、应急救援等多种应用环境中落地,覆盖全国26个省份。“我国拥有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有助于机器人企业及时交付产品,降低产品成本;同时政策鼓励‘机器人+’创新示范应㊣用,使企业有机会与更多行业深度合作,加速高新技术解㊣决方案的实际落地。”
高超介绍,截至2023年,中国机器人全产业链企业数量近八万家,其中上市企㊣业超百家、高新技术企业超四千家。展望未来,机器人技术将与人工㊣智能、新材料、新型传感、生物仿生、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进一步融合发展,多个关键零部件性能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环节市场竞争或更加激烈,找准机器人发展机遇、精准布局新产品赛道是机器人企业迅速扩张的关键路径。
相关上市公司已不同程度布局机器人产业。12月9日,汇川技术(300124)表示,公司本身从事工业机器人业务,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也在不断跟进和探索。目前,公司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相关布局尚处于洞察与早㊣期的研发阶段,在开发中的零部件产品有电机、驱动、执行器模组等。
12月10日,超捷股份(301005)表示,公司已有PEEK材料材质汽车零部件供应客户。目前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有给客户供应金属材质小批量样品。同日,豪森智能(688529)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测试台。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天关”卫星捕捉到罕见的X射线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近日,习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线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水坝结构图,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